除夕夜祝大家新年快乐。前段时间缸内出了点问题,最近刚稳定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水流对水质的一些影响,发现论坛里还没有这方面的贴子,厚着脸皮来蹭经验了。
一个缸里的水循环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缸内循环,一方面是缸外循环。先来说一下缸外循环,因为是辣椒版块,上滤就不说了,底滤对碳影响太大,估计大家也不会去用。重点说一下不锈钢桶,因为是diy的,各有各的用法。灵感还是看到论坛内某草友吐槽中空球不中空,影响培菌效果。而我看到很多人对不锈钢桶的使用方法是直接往桶里倒滤材(我刚拿到渔者桶也是这样用的),对比成品桶的滤篮设计,滤篮之间留出一部分空隙,这样使用的不锈钢桶是不是成为一个实心的了?培菌确实很强大,但这样的水流只能把桶内的一部分益生菌群带入缸里,起不到完全培菌硝化的作用。我试过,别的不敢乱放,虾青素对鱼对草都无害,第一次是堆砌滤材的情况下,虾青素把水染红了,花了10个小时左右,把水滤干净了。第二次是用网袋装滤材,这样留出了一部分水流通过的空间,花了4-5个小时左右,水完全清透了。第三次是我根据滤桶口径的大小,买了几个不锈钢蒸屉,这样就基本模仿成品桶,留出了水流通过的路线,花了不到2小时基本清透了。个人觉得培菌还是要留有水流通过的路线,这样培菌效果更好,并不是滤材越多越好。
第二说说缸内水循环,我在赵总(泡泡叶落无痕)的阳性草群里,发现造景缸比菜园子爆藻的概率更大,虽然水草有净化水质的效果,但是不是有其他原因呢?前段时间果汁老弟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他说角落里不适合辣椒生长,我同时观察了我的缸,发现水流经过的路线辣椒生长状态相当于边角的生长状态更好。过去白马丸子也说过,辣椒原生地在瀑布激流中。我归结为两方面一个确实水流经过的路线模拟了原生地的生态,还有一个就是开始说的造景缸爆藻概率高的原因,有水流死角。大家去湖边河边玩的时候,是不是会发现水流死角的地方藏污纳垢是最多的?而水草往往茂盛的地方是水流经过的地方?虽然我们辣椒缸平铺的多,但角落或缸边流速缓慢,就像某些地方新成代谢快,某些地方新成代谢慢,肯定是新成代谢快的地方长势较好。这只是个人一些见解,不喜勿喷。至于解决办法,什么风火轮出水啊,双出水啊就看个人喜好了。
PS同时感谢郭总盟主给我的一些建议(融了几缸草毕竟不是白融的🐶,感谢死000和我讨论野株缸的时候给我的一些灵感🐶
关于水流的一些个人见解
-
相关文章
-
水草肥胶囊
1.自己糯米面加热100℃,七七四十九天,黑糊状,平铺在铁皮上。2.工装压制成壳。3.罐装奥绿肥料制作完成。看效果吧。 -
-
称赞来自新疆辣椒榕草友
近期气温回升,我买了不少辣椒榕老品,天南地北,有认识的,也有第一次合作的。过程有冻坏了包赔的,有烂叶秃茎状态差的,也有隔天掉秃叶融茎没有下文的,心存善念,行则久远,且行且珍惜。前些天,我从泡泡交易区认识这位来自新疆卡拉玛依的草友,购买1米红脉海,因为价格便宜,又给包顺丰,便无过多赘述,22号发货,24号收货,打开包装,真是惊艳到我,圈内包装见了不少,这般包装只能说恰到好处,不单单是包装,状态,尺寸 -
-
大师泥,再给你个机会!
一个80缸纯大师泥5个月开始穿孔,一直穿穿穿,毁了一缸草第二次不信邪,一个60缸大半火山沙打底,大师铺2公分面,4个月也开始穿孔了!持续换水对我的缸并没有用,鱼骨纹出来照样穿孔!现在再开个一米缸,半年大师泥混火山沙打底三分之一(现在这个大师泥不是我买的,同城拿的二手泥,里面的白色缓释肥好像很少),上面搞两包一代铺面,目前下草一周正常,白根蹭蹭长,以前的缸有点根就溶。个人经验用这泥要看运气!里面缓释
☺︎
学习了!
@凌凌凌
我的玩法天下无敌 没人学的来😂
星河✘
大水流不适合辣椒
杰斯汀
拜读了很不错的帖子。
天意
感谢分享
恒恒
感谢分享
111111111122
我只能教你融
两点
感谢分享
米糊
下次试试
换水
文章过滤流通还不是很明白…微信和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