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泡泡水族
  2. 水草造景和种植
  3. 转载草缸各种常见藻类产生原因及处理办法

转载草缸各种常见藻类产生原因及处理办法

发表于: 2018-02-22 08:18:55
1813 13

转载草缸各种常见藻类产生原因及处理办法分享给需要的泡友!

在草缸成长过程中,藻是最难控制的,这也是我们最不喜欢看到的生物。

草缸的成长过程就是不停的与各种藻类相遇,并一个一个与之战斗、相博,并战胜的过程。所以,了解各种藻类的形成的原因、生长的时间段、生长的特点以及战胜的对策成为我们每一个玩草缸的必修之课。下面是我收集的一些藻类信息,产生原因和相对应的处理方法


首先是褐藻:

褐藻门是藻类植物中较高级的一个类群。褐藻植物体均为多细胞体。

简单的是由单列细胞组成的分枝丝状体;进化的种类,有类似根、茎、叶的分化,其内部构造有表皮、皮层和髓部组织的分化,甚至有类似筛管的构造。

细胞壁分两层,内层由纤维素组成,外层由褐藻胶组成。载色体1至多数,粒状或小盘状,含叶绿素a和c、胡萝卜素及数种叶黄素(主要是墨角藻黄素)。由于叶黄素的含量超过别的色素,故藻体呈黄褐色或深褐色。


褐藻的生长时间,位置,产生原因

生长时间:褐藻主要出现在开始建缸阶段。一般在新建缸的前三个月出现并且这个阶段经常会出现鱼虾无故死亡的现象,导致很多新手不知所措。

经常出现的位置:缸壁以及沉木、石头、生长慢的水草叶等的表面。

产生原因:个人感觉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水体的硝化系统没有建立完善,另外加上换水不够规律或不换水或少换水。

经过各位大神无数次开缸后的观察,一旦水体硝化系统建立完善后,这种藻类会逐渐消失的无影无踪。


褐藻的处理办法

加快硝化系统的建立,开缸阶段可以选购优质硝化细菌按照说明添加进入草缸,或者更省时的方法是向熟识的草友要一块使用很长时间的滤棉,拿回来后不要清洗,尽快放入自己的过滤系统中,当然定期的清理缸壁、定期换水也是必须的功课。

另外,有规律的换水(最好为暴过气的水),给水体中加入新水,会有效的稀释水体中的养份,一方面为水草提供好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保持水质的清新,加快硝化菌的建立与生长。

硝化菌的建立一般与底砂有关系。在不用粉状或液态硝化菌的情况下,有两种情况。泥:有调水作用,可降低PH值,但太低的PH值,不利于硝化菌的建立,硝化菌一般在45天左右基本建立。中性砂:不具备调水功能,经过正常有效的管理,硝化菌一般在30天左右基本建立。在此期间,尽量不要清洗过滤系统的滤材,即使清洗,也只洗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1、用牙刷或信用卡手动去除

2、放养小精灵、青苔鼠等鱼类;

3、放养螺类;

4、如果底砂是矽砂,可以将水质改为偏酸性,或者使用软水做水源;

5、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6、褐藻在开缸初期容易出现,勤换水,待硝化系统建立后,会慢慢消失。


绿水

绿水一般有经验的老手在开缸后不会遇到,但没有经验的新手,就会常常遇到,其实,很多草友可能有过这个经历:本来清澈透明的水体,突然感觉雾蒙蒙的看不透亮,并逐渐变成雾蒙蒙的绿色,这就是出现了绿水。


绿水的产生原因和处理办法

产生原因:

光照强度和时间过强、过长,阳光直射,过滤强度不足,换水不勤。

处理办法:

1、使用紫外线杀菌灯,杀灭造成绿水的孢子,但要注意紫外线不要外泄造成对人身的伤害。;

2、暂时减光,停止添加二氧化碳,勤换水,不施肥,不喂鱼;

3、加强过滤系统;

4、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绿斑藻

绿斑藻:(GSA,greenspotalgae)是直径小于0.5mm的绿色斑点状藻类,偏爱较强的照明,通常附着于光线较强的水族缸玻璃面或者成长缓慢的水草上面。当水族缸的CO2或者磷酸(PO4)浓度偏低时,绿斑藻便出现了。绿斑藻质地很坚硬,常见的食藻鱼对于清除绿斑藻的功效实在有限。

绿斑藻是很多草友需要经常面对的,即使高手也不敢说没有遇到过绿斑藻。这个问题经常出现的位置:缸壁、阔叶阴性水草叶片表面如大榕、小榕等。


绿斑藻的产生原因和处理办法

产生原因:光照强度过高;光线反射效果不好。

处理办法:

1、使用青苔鼠、螺等生物治理。目前来说唯一能有效刮除绿斑藻的生物,就非斑马螺(也有人称彩蛋螺)莫属了。

2、改善灯罩的反光效果。

3、定期擦洗缸壁,可用刮藻刀等工具刮除。

4、将长绿斑的老叶片剪掉,并适当调整水草布局,将容易长绿斑的水草淘汰。

5、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绿尘藻

绿尘藻事实上是游动孢子,通常发生于缸体的玻璃表面上。绿尘藻形成一层灰尘状的绿色黏膜,在严重的情况下会整个覆盖住水族缸的玻璃。绿尘藻偏爱强光,将玻璃面的绿尘藻刮干净并无助于绿尘藻的再发。因为绿尘藻就在水里面,况且能够在水中漂浮 30-90 分钟后,再度依附至玻璃面上。因为某种原因,这些游动孢子避开了水草和沉木,总是挑选玻璃表面来附着。限制营养的作法无法击退绿尘藻,况且只会让水草处于营养缺乏的状态,也会产生另外的问题,尤其是其他品种的藻类之暴发。


绿尘藻的产生原因,好发位置和处理方法

产生原因:钙镁比例失调,钙质太多;硝酸盐磷酸盐比失调,磷酸盐太多,硝酸盐太少。

好发部位:缸壁上及石头表面、细化器的陶瓷片表面。

处理方法:

1、投放小精灵、大帆、胡子等工具鱼均有一定效果。

2、也可不必理会绿尘藻并且任其成长,在 10-20 天的日子里都不必去刮玻璃,过了这段时期以后,绿尘藻开始形成一大块厚度不一的薄膜,而且开始由水族缸的玻璃面上自己剥落。当整片绿尘藻开始自然剥离时,正是整片将绿尘藻移除的好机会。

3、使用刮藻刀,牙刷或信用卡刮除,并配合紫外线杀菌灯;

4、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5、大剂量戊二醛近距离点射也有效。

6、减光并加入硝酸钾后等待三周,绿尘藻大多都会死亡。硝酸钾参考用量是每天每升水加1毫克,无效可加倍。


丝藻

丝藻的形态特征:丝藻是黑孢藻属的藻类,因为形态相似,非常容易与水棉属的发藻相互混淆。丝藻通常长在叶片的边缘,长度可达30厘米,多为细丝状。丝藻与发藻也经常一起出现并纠缠在一起。丝藻比发藻坚韧一些,长度也要长得多。

一般在褐藻之后,即建缸二个月后左右,有时也在其它藻生长之后,如黑毛藻、褐藻刚刚消失,大家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很多时候丝藻就会不知不觉的在MOSS、底砂、生长缓慢等水草上生根发芽。


丝藻的产生原因,好发位置和处理方法

产生原因:

水中NH4含量过高。

照明过强、照明时间过长和水草过少。

肥料加入过量。

鱼过多和喂食过量。

好发位置:

叶子边缘及生长缓慢的丛生水草上。

处理方法:

1、适当降低照明强度和时间

2、适量减少肥料加入量

3、长得过长的丝藻用废弃的牙刷卷起扔掉

4、大和藻虾和一眉道人有效。

5、大量放入草虾,草虾是治理丝藻的最佳手段,但要靠大军团作战。

6、控制鱼的数量,并投喂适量的饲料。

7、戊二醛有效,预防剂量:每天每200升水加5毫升2%浓度的戊二醛。治疗剂量:每天每40升水加5毫升2%浓度的戊二醛。


绒毛藻

绒毛藻形态特征:绒毛藻是鞘藻属的丝状绿藻,经常附着于水草叶片或茎节上,但也有可能自由漂浮,绒毛藻的长度在5-8毫米左右。


绒毛藻的产生原因,好发位置和处理方法

产生原因:水草缺少必须的元素造成叶子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可能是造成绒毛藻附着成长的原因,另外水体富营养化,氨氮含量过高也是重要诱因。

好发位置:水草的老叶及缸壁上

处理方法:

1、提供水草丰富的营养,能有效预防绒毛藻的发生,尤其是 CO2。

2、放养大和藻虾,大和藻虾清理绒毛藻的功效卓著,是最受欢迎的藻类清理生物,此外黑壳虾、黑线飞狐、小精灵、大胡子异形、黑玛丽鱼对于绒毛藻的清理也很有帮助。

3、戊二醛有效,预防剂量:每天每200升水加5毫升2%浓度的戊二醛。治疗剂量:每天每40升水加5毫升2%浓度的戊二醛。

4、夏天水温若升高至30度,可趁机加强物力过滤,滤去浮游藻体;

5、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鹿角藻

鹿角藻形态特征:鹿角藻与黑毛藻同为红藻,但是并不是同一个属,鹿角藻是美芒藻属的红藻。而鹿角藻这个名词则是 Tom Barr 在 2002 年时发明的,主要是因为在显微镜底下此一藻类具有如雄鹿的鹿角一般的分枝状。在德国原本称鹿角藻为“须状藻”,称黑毛藻为“刷状藻”。

Tom Barr 在教导草友辨认这两种类型的藻类时,强调只要看到了分枝状的就是鹿角藻,如果没有分枝状的就是黑毛藻。


鹿角藻的产生原因,好发位置和处理方法

产生原因:水中氨氮偏高(养鱼虾过多或搅动底床所致)是暴鹿角藻的主要诱因,另外二氧化碳缺乏或水质偏硬也有可能诱发。

好发部位:水草叶面及沉木上。

处理方法:

1、减少对鱼虾的喂食量,必要的时候减少鱼虾数量

2、改善水质,如对水体进行软化,增加CO2加入量

3、用手直接清理水草叶片,这是一个非常细致也是很枯燥的工作,必要时将长有鹿角藻的叶片摘除。

4、有资料显示:白玉飞狐会啃食鹿角藻,对于清理鹿角藻颇有帮助。此方法我没有用过,只做为参考。

5、戊二醛有特效,预防剂量:每天每200升水加5毫升2%浓度的戊二醛。治疗剂量:每天每40升水加5毫升2%浓度的戊二醛。


钢毛藻

钢毛藻形态特征:钢毛藻是丝状、绿色的分支状藻类,集结生长时看起来很象是个墨丝球。钢毛藻摸起来并不会有滑滑的感觉,而且感觉起来又硬又细。钢毛藻主要生长在直接受到光照的岩石或沉木上,在严重的情况下,也会长在水草上面。不过钢毛藻通常会集中在某个地点,很容易便能加以移除。钢毛藻是属于相当高等的藻类,其体内所含有的叶绿素与高等植物是一样的,都是叶绿素A 与 B 。


钢毛藻的产生原因,好发位置和处理方法

产生原因:光照和二氧化碳之间的不平衡,光太强或二氧化碳缺乏是最大的诱因。

好发部位:底床、沉木或丛生水草上。

处理方法:

1、因为刚毛藻比较坚韧,所以手动摘除也比较方便有效。

2、减少水中氮、磷肥浓度。

3、如果没有足够的二氧化碳供应最好减弱照明。

4、戊二醛有效,但需要较高浓度。治疗剂量:每天每40升水加5毫升2%浓度的戊二醛,无效可适当加量。


发藻

发藻形态特征:发藻其实就是水绵属的植物,常常附着于成长慢速的水草、底床或沉木上,发藻多呈现灰绿色,摸起来滑滑黏黏的感觉,其长度通常不超过4厘米。

发藻的产生原因,好发位置和处理方法

产生原因:照明强度过高或时间过长,水中营养元素过剩均是其暴发的重要原因。

好发位置:底床及水草上

处理方法:

1、光靠控制营养无法有效抑制发藻的成长。预防的措施比较重要,任何新加入水族缸的水草或鱼虾,都要先做好消毒防范的工作,例如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稀释的双氧水或者漂白水来消毒。一旦看见发藻的踪迹,就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手动清理的方式包括使用筷子或牙刷将发藻卷除,不要指望发藻会自动消失。

2、其实会啃食发藻的鱼类也不少,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黑线及小猴飞狐以外,樱桃灯与一眉道人对于清理发藻的功效,都受到肯定,尤其是一眉道人,由于体型较大的关系,对于清除发藻的功效更是惊人。黑壳虾与大和沼虾效果也不错。

3、戊二醛有效,预防剂量:每天每200升水加5毫升2%浓度的戊二醛。治疗剂量:每天每40升水加5毫升2%浓度的戊二醛。

4、减少水中磷肥的浓度,建议将磷酸盐浓度控制在0.5ppm以下。


黑毛藻

我认为这是各种藻类中最难以对付的,一旦黑毛藻泛滥,会非常有碍观瞻,应尽快予以根除。

形态特征:黑毛藻属于红藻的一种,常常一簇一簇出现在水草叶子边缘及叶尖上,每一簇均呈放射状,无分叉,颜色为黑色或蓝黑色。


黑毛藻的产生原因,好发位置和处理方法

产生原因:

水体的PH和硬度过高

进入水体的残饵过多

鱼类过多

加入草缸的液肥组成不合理,导致元素失衡

使用劣质基肥

长时间不换水,导致养分积累

过滤能力不足

好发部位:底床的砂石上,沉木、过滤器出入水口、底砂、水草叶片等。

处理方法:

1、动手摘除藻体,或是将有藻体附生的叶片直接剪下;

2、生物治理,买黑线飞狐入缸,以每1条/200-300mm缸体为单位,比如你的缸子长度是400mm,放入1-2条,以身体滚圆、体型优美、个头较小的为好品相,过大的黑线不喜欢干活。黑线飞狐会吃刚长出来的黑毛藻,对预防其复发十分有效。但是已经长大的黑毛藻十分坚硬,一般鱼虾很少会去吃。

3、减光,停肥,改善水质,加强过滤,加强规律换水。黑毛比较容易发生在PH和硬度较高的水体中,以提高CO2溶解效率、软化水来降低PH和GH是必须,一般认为PH在6.5左右,GH在8左右较好。

4、使用戊二醛,这个方法属于化学治理方法,不少人都在用,用法用量都不同,以下是两种用法用量,大家酌情慎用。

第一种,比例为——水:戊二醛(100%浓度)400000:1

以此比例,持续10天,药到病除,生物伤亡极小。

第二种,用2%戊二醛治疗,10~15毫升/天/100升水,连续一周(买回的药液不要加配送的添加剂。下药时,从小剂量往上加,以防死鱼,)

(备注:戊二醛对无根植物生长可能造成影响,有鹿角苔等植物的水草缸慎用:

为了避免鱼儿缺氧,白天下药为好,如下药剂量较大,应在草缸打气增氧。)


蓝藻

蓝藻也称蓝绿藻或蓝绿菌。

形态特征:蓝藻在大量繁殖时,会形成蓝绿色的薄膜,并且于很短的时间内便会覆盖所有的东西。如果放任不处理的话,蓝藻将占据整个水族缸,并且会害死水草与鱼类。


蓝藻的产生原因,好发位置和处理方法

产生原因:水体富营养化,氨氮含量过高,磷酸盐过多或硝酸盐不足等都是诱因。

好发部位:底床,尤其是底砂与玻璃的结合处。

处理方法:

1、会吃蓝藻的生物不多,笠螺是其中的佼佼者。笠螺甚至会顺着玻璃面钻入底泥刮食蓝藻,虽然底床中的蓝藻并不会直接危害水族缸。

2、红霉素有特效,双氧水、遮光及加入硝酸钾均有效。

3、蓝藻也可以用物理的方式来处理和移除,但如果水质没有配合改善的话,很快的又会死灰复燃。

4、蓝藻属于细菌所以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杀死,最常用的抗生素是红霉素。红霉素用来治疗鱼病时,建议剂量是连续五日以每 38 公升使用 200 mg 来投药;但如果要杀死蓝绿藻,建议只连续四日使用 2.5 ppm 的剂量即可。通常可以把红霉素粉末直接撒在有蓝藻的地方。

5、暂停施肥和喂食,断绝营养,特别要降低磷肥浓度;

6、生长于底床的蓝绿藻,可以使用针筒注射,对于特定区域施予合理除藻剂量。


水绵

水棉,别名水青苔、水衣、

形态特征:水绵是水绵属绿藻的总称,通常呈现绿色或黄绿色,长度最长可达数厘米。在相对清洁的富营养化水体中非常普遍,在水中呈片或团状,摸起来手感黏滑。前面提到的发藻是水绵属中的一种,水绵也可以看成是成团的发藻。

水棉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

产生原因:水中氨氮含量过高,硝酸盐磷酸盐含量过高,光线过强均可诱发。

处理方法:

1、可用牙刷卷走大部分水绵,再放入大量黑壳虾。

2、某些原生鱼如鳑鲏、麦穗也会吃水绵。

3、戊二醛有效,需要连续高浓度应用。


墨渍藻

墨渍藻,过去在国外称为“红藻五型”

形态特征:墨渍藻多生长在榕类水草的老叶上,与短黑毛藻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有一定厚度(一般不超过一毫米),而墨渍藻就像紧贴在叶子表面并渗透到叶子里面一样,很难擦除。

墨渍藻的产生原因,好发位置和处理方法

产生原因:磷酸盐和硝酸盐之间的不平衡,磷酸盐含量过高,同时缺乏二氧化碳是主要诱因。

好发部位:生长缓慢的水草叶子上。

处理方法:添加硝酸钾及二氧化碳有效,同时要停止添加磷酸盐。硝酸钾参考用量是每天每升水加1毫克,无效可以加倍。或者把水草拿出来,用稀释10-20倍的漂白水来擦拭叶子表面,也有一定效果。


褐毛藻

褐毛藻形态特征:褐毛藻属于短毛藻科褐毛藻属的藻类,多见于工业污染的河道中。颜色多呈黄褐色或棕褐色,长度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质地柔软但密集程度较高。

褐毛藻的产生原因,好发位置和处理方法

产生原因:水中硫元素含量过多是最主要的诱因。

好发部位:底床及沉木石头表面。

处理方法:停止添加硫酸盐肥料并加入硝酸钾有效,石头及沉木上的褐毛藻可以拿出来用刷子刷掉。


短黑毛藻

短黑毛藻过去在国外称为“红藻二型”

形态特征:短黑毛藻也属于红藻的一种,多出现在水草叶子表面及边缘上,颜色为黑色,由众多的微小颗粒聚集而成,厚度一般不超过一毫米。

短黑毛藻的产生原因,好发位置和处理方法

产生原因:水体硬度过高,钙镁比失调。

好发部位:水草叶子表面。

处理方法:近距离喷射戊二醛有特效,每天每40升水用5毫升2%浓度的戊二醛,装在注射器里近距离喷射长藻的叶子,连用几天即可见效。另外也可用双氧水近距离点射,每天每100升水用量为10毫升。

●●●●●

  • 上善若水贝壳103669

    好帖,学习了

    第1楼 2018-02-22 08:34:53
    0
  • 博珺一笑

    收藏了~多谢分享

    第2楼 2018-02-22 08:53:56
    0
  • 每文

    神帖!学习了!

    第3楼 2018-02-22 08:59:22
    0
  • 雨蒙蒙

    学习了,

    第4楼 2018-02-22 09:12:26
    0
  • 粪海狂蛆

    很全面,希望能用到

    第5楼 2018-02-22 09:17:28
    0
  • 风继续吹

    学习了

    第6楼 2018-02-22 09:31:33
    0
  • 阿姚

    谢谢,学习了

    第7楼 2018-02-22 09:47:40
    0
  • 卩zQ

    高手啊

    第8楼 2018-02-22 11:38:36
    0
  • 羊小咬

    很全面

    第9楼 2018-02-22 14:20:04
    0
  • 超级新手

    已收下

    第10楼 2018-02-22 14:32:17
    0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