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玩辣椒以来,发现很多朋友受藻类困扰,尤其是黑毛和绿斑。期间有些人问我是怎么控藻的,我一直不敢多说,今天无聊,分享一下。
先说一下比较常见的过滤摆放位置及其优缺点。(一楼一图)
说一下辣椒缸过滤(字数应该不少,耐心看)
-
相关文章
-
-
新品种命名 祝融圆玉
图一二为翻缸前的一丛2023年五月转水图三为翻缸后剩的豆芽红圈内早知道他么的高价卖了。说一下经历此品种应该是不耐肥,2024年挪过一次缸,老缸挪老缸,没事。新泥直接下草快没了,每隔几天融一点,就剩哪个豆芽了。现在看应该是扎根稳住了,给它一年时间看看能长成啥样吧。玩了这么多野猪和老货,最喜欢没有之一。非常懊恼为啥翻缸。多肉植物的既视感。 -
西瓜皮近照
期待后续,做个见证… -
辣椒榕叶片上有洞?
麻烦高手帮我看看,叶片上有洞是缺肥还是肥伤。 -
-
木木的主题
木木
进出水同侧,阴影部分为容易造成死水位置。右侧水流流动不佳。
木木
进出水后置同侧,比较美观,阴影部分同样易死水,后面正片水流不佳。
木木
进出水一起,个人推荐的摆放位置,死水位置为一处。水流大循环,死水位置不明显。
擂鼓瓮金锤
学习了
海角乐儿
学习了
木木
由于缸体是方形,势必导致循环不完全。我一贯的做法是滤桶+瀑布。在容易死水的位置加个瀑布。好处:让死水活起来/水流助力/物理过滤。
木木
看图。在后侧加个瀑布,可以消除那个死水问题,而且在后面,不影响美观。
木木
前两种也可以加瀑布,但是只能加在前面,影响美观。
牛欢喜
不错。
木木
现在说说黑毛。细心就会发现,水流集中吹的地方和死水的位置,最容易滋生。我不管什么理论,我认为水肥过于集中(集中吹和死水)就容易导致黑毛。所以,出水水流不要太大/滤桶功率不可过小/减少死水位置,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黑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