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说的仅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如有不对的请高手指正
首先说说TDS的百科定义:溶解性固体总量,TDS越高,表示水中含有的溶解物越多。(一般可用电导率大概了解溶液中的盐分)。
自然界中,水生物一般大体是幼年时生成在浅水中,躲避大型生物的捕食,成年后向深的水域中转移(大家也不相信20cm的水中有50cm的银龙undefined),当然特殊的品种另当别论。
自然界的水质跟所在的流域有很大关系:浅水区域多泥、水草,中和、消耗可溶性矿物质,所以水偏软,TDS低;深水区域多砂石,所以水偏硬,TDS高。
因此,水生物在幼体时期较适应低TDS、长大后TDS应有所提高。
但维持生物体水平衡的最重要指标还是gh(硬度),TDS只是一个参考。比如我们养水晶虾,网上推荐纯水调完后TDS为100-120,我曾有兴趣用gh测试液测过,不同品牌产品准确性有差,但都在 2-5 之间的范围,所以这个数值还是比较科学的。
有的朋友喜欢低TDS,这种条件下虾蜕皮快,繁殖快;有的朋友用自来水养,TDS能200多,也繁殖的很好。
所以,根据自己的习惯,TDS维持一个恒定的值就好,不能忽高忽低。
不过TDS还是不要过低,TDS过低水中溶解的矿物质自然就少,爆藻就不容易。
藻和微生物是虾主要的食物来源,这是植物纤维、动物蛋白代替不了的。
听一位虾友说过,他去一个养虾很好的朋友那里去参观,养虾很好的朋友往自己的缸里加了一种溶液,然后测数据:TDS只有30多,gh还能维持在,这种物质是何不得而知,他缸里的藻也不多。
(因为自己也没有去验证过,接下来的分析只是我的推理,请各位看官一定要客观看待)
我推测,这是一种ph降低剂,因为ph降低剂在降酸的同时,也降低TDS。
gh为什么还较高?
可能是水中还有不导电的矿物质和有机物。
金刚系水晶虾喜欢的ph环境相对红白较低,较低的环境发色会好看,符合这个需要。
长期维持超低TDS,正常需要的藻、菌必然不足,所以又推理平时投放的虾粮配方里藻类成分和微生物的比例一定很高。
另外,前期水的处理、泥里添加了什么?都是看不见的,还有各地水源的差异也很大。
每个的技术考量都有差异,不过,我是不会刻意追求ph的。
本帖就说到这里,欢迎大家来喷。
为了使读者更好的查阅养虾知识,该贴标记为精华帖。但随着养虾技术的进步,可能会发现文中的个别观点并不是完全正确。文章内容只代表原创作者个人观点。希望读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用辩证的方法阅读学习精华帖。----泡泡水族。
说一说自己对TDS、藻类的一点认知
-
相关文章
-
提纯繁殖请教
黑银河举例提纯操作步骤1.第一代(F1)筛选•幼虾分缸:孵化后45天,按黑度分4级:•A级:全黑无杂斑>留种缸。•B级:黑度≥80%>观察缸。•C级:黑度≤50%或白斑过大淘汰至展示缸。•D级:体色浑浊>直接淘汰。•强化喂食:A级虾投喂螺旋藻+桑叶,增强黑色素沉积。2.第二代(F2)基因强化•跨血统杂交:引入外部黑金刚基因(提升黑度)或银河基因(细化白斑)。•例:A级F1母虾×外源纯黑公虾。•低温 -
慢慢维护
放养很久,偶然一测,我靠tds都干到180了,赶紧调整下,目前调到120了,我说最近不咋繁殖,各位泡友觉得是我水质原因还是一年半的缸该翻了? -
就等着蜕壳了
还有多少天才能蜕壳,一次卵没暴 -
仙土加尼特利水草泥实验缸
养水差不多快一个月了,今天放点红白32只开始实验 -
解析虾卵没孵化完就蜕壳
聊聊水晶虾在抱卵期间提前蜕壳(即卵未孵化完就蜕壳),通常是由环境压力、营养不足或生理异常引起的。以下是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案(供虾友参考):一、主要原因分析1.水质波动pH/GH突变:大家都知道,水晶虾比其它虾类对水质更敏感,母虾抱卵期间,若频繁换水或老缸底泥老化导致pH骤变,母虾会应激反应导致提前蜕壳。氨/亚硝酸盐升高:很多虾友怕抱卵母虾营养不够,喂食过量导致坏水,氨氮或亚硝酸盐升高也会直接刺激母虾
携手散步
洗,,,,
小小小
学习了
一杯倒
学习
鞍山玩家
不错哟
小二
知识贴
叛逆者的传说
这样的溶液我有一瓶、用过一次。楼主提醒了我,我得重现考虑一下做一次实验了…………早就听闻国内的顶尖高手有人的虾缸里的TDS确实低的吓人、谢谢你的帖子给了我瞬间的提醒谢谢谢谢
森森
写的不错,👍
虾弄虾搞
虾好玩
贵在坚持
好帖子
泉州小三
tds不等于gh,要在水源恒定兑赫根「或者稳定的gh提升液」才能大概换算。gh3-5养虾没问题的。确实有人可以tds30多养着好虾,问题是人家不分享。有兴趣的试下那个硫酸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