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1. 泡泡水族
  2. 水晶虾
  3. 淡水虾类饲料(总论)

淡水虾类饲料(总论)

发表于: 2018-02-20 17:19:03
8645 139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教大家如何自制虾粮,也不是针对某一款产品而写的软文,而是针对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虾粮,依据淡水虾类的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的设计原则、原料向大家简单介绍,方便大家区分选购适合自己的饲料。由于内容较多,本文就先针对淡水虾类的营养特点先行阐述,后续会针对蛋白质需求与原料,脂肪、糖类需求与原料,纤维素、添加剂分别作文专门论述。(配图为本人总结的一些配合饲料常用原料成分表)
淡水虾和其他动物一样,通过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获得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生长发育和繁殖。用鳃呼吸、靠嗅觉和触角寻找食物、抱饵嚼食、通过蜕皮生长发育的变温低等甲壳动物,这决定了淡水虾的营养需求不仅有别于畜禽,也不同于鱼类,且不同品种的淡水虾及同一品种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亦有差别。
淡水虾类的营养需求特点如下
㈠高蛋白质需求。一般认为其蛋白质需要量为畜、禽的2~4倍。但是,由于水产动物对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是氨,而不像畜、禽那样是尿素和尿酸,所以水产动物蛋白质代谢的能量消耗低于畜、禽,因此蛋白质转化率比后者高。并且淡水虾的食性一般为杂食性或者杂食偏肉食性,其肌肉的蛋白质含量也较高。目前研究认为,其饲料蛋白质水平一般在35%~45%之间。并且蛋白质是生命体中唯一含有氮源的物质,如果摄入不足会导致生长缓慢、免疫低下,各种酶合成受阻等生理反应。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虾类每天能够利用的蛋白质是有限的,当摄入的蛋白质超过这个限度时,多余的蛋白质不仅不能被利用,反而要消耗能量去分解、排泄,而且由于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氨的积累和蛋白质能量比失调,将引起生长停滞,甚至中毒死亡。所以,要根据虾类的需要确定饲料蛋白质水平,不能盲目追求高蛋白质饲料。

㈡10种必需氨基酸。①淡水虾与鱼类一样,不仅要求较高的蛋白质,还要求10种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即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②限制性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是指饲料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由于这些氨基酸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氨基酸的利用。其中比值最低称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以后依次为第二、第三……限制性氨基酸。大多数植物性蛋白源对水产动物来说,蛋氨酸和赖氨酸往往是限制性氨基酸。③氨基酸平衡和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所谓氨基酸平衡是指饲料可利用的各种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对必需氨基酸的需求相同或非常接近。当饲料中所含有可利用的必需氨基酸处于平衡状态时,才能获得理想的蛋白质效率。如果氨基酸不平衡,即使蛋白质含量很高,也不能获得高的蛋白质效率。氨基酸的平衡犹如木桶盛水的道理。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又称氨基酸的互补作用)是指利用不同蛋白源的氨基酸组成特点,相互取长补短使饲料的氨基酸趋于平衡。这也是为什么不提倡大家自制饲料的原因了,因为大家的饲料都是自己随意搭配,不会考虑蛋白质含量更不会顾及氨基酸的平衡,并且矿物元素与维生素的添加也不尽合理。④游离氨基酸与小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蛋白质在单胃动物消化道中消化酶的作用下其水解终产物大部分是2个或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肽,它们以完整的形式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从而被组织利用。小肽的吸收具有速度快、耗能低、载体不易饱和且各种肽之间运转无竞争性与抑制性的特点。以小肽形式供给蛋白质,可显著提高动物对蛋白质的利用率(Boze等,2000)。此外,小肽可以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的生长与繁殖,提高菌体蛋白的合成,增强机体抗病力。

㈢需要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畜、禽需要的必需脂肪酸主要是n-6系列脂肪酸,如亚油酸、花生四烯酸;而鱼、虾类主要需要n-3系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甲壳类还需要由饲料提供磷脂和胆固醇。

㈣矿物质。由于水的浮力,水生生物不需要有陆生生动物一群坚硬的骨骼,所以,对钙、磷的需要量比陆生动物低。此外,水生动物能从水中直接吸收一部分无机盐,而畜禽的无机盐则完全来自饲料,所以对饲料中钙、磷的需求与鱼类相似,但由于虾类的血液中没有血红蛋白,而是含铜的血蓝蛋白,因此对铜的需要是鱼类的10倍左右。

㈤维生素。鱼、虾类需要的15种维生素与畜、禽相同,但各种维生素的重要性和需要量不同。一般来说,水产养殖动物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C,饲料中必须添加充足的维生素C,而畜、禽
自身能合成足够的维生素C,不必在饲料中添加。鱼、虾类肠道细菌种类和数量少,肠道微
生物合成的维生素也相对少。鱼、虾类饵料中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维生素B6、烟酰胺、维生素E的需要量较畜、禽要多。鱼、虾类能有效地从水中吸收钙,因而对维生素D的需要不如畜、禽敏感。

㈥鱼、虾类不能有效地利用无氮浸出物,其利用率较畜、禽低的原因是:
内因①鱼、虾类消化道的淀粉酶活性低;②畜、禽类红肌与白肌之比大于鱼、虾,而红肌已糖激酶活体高于白肌,故畜、禽类对糖的代谢利用能力大于鱼、虾;③鱼、虾体内调节血糖的胰岛素分泌很少,或者分泌不同步,或者胰岛素受体数量较少,过量的糖类会影响鱼、虾的生长,温水性鱼类饲料中最适无氮浸出物为30%,虾不超过26%。
外因①水生动物多为变温动物,不需要耗能来维持体温。而且它们在水中,由于水的浮力,需要较少能量用于运动和维持在水层中的位置,因此其耗能较少。鱼类所需能量为陆生动物的50%~67%。②由于作为生产者的水生植物与微生物可利用碳源比陆地植物少,所以其合成的碳水化合物也相对较少。

㈦甲壳素。淡水虾是甲壳动物,有蜕壳的特征,需要蜕壳才能生长,因此饲料中需要添加甲壳素。

㈧水中稳定性。淡水虾的摄食方式与鱼类不同,是携饵且走且食,抱饵嚼食,摄食过程较长,因此,要求淡水虾饲料在水中稳定性要好。

㈨沉积性。淡水虾类幼虾至成虾喜底栖生活,故淡水虾饲料嚼入水后要能沉降入水,供淡水虾食用。

*注:本文并非针对所有玩家而写,我也并非专业人士,高端玩家如有发现不足之处请指正补充,感觉我写的不接地气的朋友也不要喷,因为我们需要逐渐的向专业的东西靠拢一下,不能老是沉浸在似是而非之中。看不懂照片中我写的字的朋友请绕行。

淡水虾类饲料(总论)-图1

淡水虾类饲料(总论)-图2

  • 虾里巴人

    楼主厉害

    第51楼 2018-08-17 23:21:09
    0
  • 石泡泡

    感觉好厉害的样子,就是没看懂

    第52楼 2018-08-18 13:10:55
    0
  • 军火商

    受教了,🙏🏿

    第53楼 2018-08-20 14:12:52
    0
  • 泡泡吐完了

    期待后续作品

    第54楼 2018-08-20 22:40:47
    0
  • 豆仙

    人才 膜拜

    第55楼 2018-09-06 13:14:39
    0
  • 幺二零

    学习了 感谢分享

    第56楼 2018-09-17 16:18:27
    0
  • 豆仙

    又看一遍 好文章

    第57楼 2018-09-21 16:16:53
    0
  • 七月流火-宁波

    厉害

    第58楼 2018-09-22 17:25:14
    0
  • 虚拟革命

    写的真好

    第59楼 2018-10-12 20:12:38
    0
  • 青岚之家

    感谢楼主分享,试试做一款虾粮😁

    第60楼 2018-10-27 11:01:25
    0
undefined
    • 相关文章
    • 早上好

      争取天天来,打卡
      318 13 4
    • 我还在

      路还长,别太狂,以后指不定谁辉煌,
      947 14 3
    • 经典黑白

      越来越喜欢老物种了
      654 11 5
    • 淘汰缸,开缸满1年了

      去年4月初开的2缸。二手ada彩包。本打算翻了,看里面还有很小的仔,就加点泥继续养着。
      966 18 4
    • 绝对透明

      被吃的干干净净
      1437 2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