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一,孔雀鱼系统维持方法 系统维持有2个目的:爱好家不希望自己建立的系统灭绝,和为了追求自己的「孔雀鱼的美」。将孔雀鱼的魅力与文化流传给后世的爱好家。 RRE德系黄尾礼服 现在台湾小卖店店头里,可以看到许多日系孔雀鱼的F1,或从渔场量产的孔雀鱼中选出的个体,但是非常少看到能符合「系统维持」条件的个体。台湾从日本及欧洲等地,进口为数繁多的孔雀鱼已经数年,笔者认为台湾的孔雀鱼爱好家,应该有能力把自己完成「系统维持」的孔雀鱼摆在小卖店的店头,与国外进口的孔雀鱼一较长短的时刻了。 做系统维持时,首先必须理解维持品种的「基本表现形」与「遗传基因型」。笔者受千奇水族所托,为中文版的孔雀鱼专书执笔。此书籍将针对主要品系的「遗传基因型」与「系统维持的交配法」将会进行深入的解说。
二,系统维持时必须注意的事项:
1.理解该品种的基本形。
2.理解该品种的遗传基因型。
3.要作出理想(目的)的表现形,必须在生后1个月内分公母。
4.确保处女母鱼作为交配之用。
目前台湾孔雀鱼爱好家对各鱼龄的体格标准似乎有误解,除了东南亚孔雀鱼之外,在台湾尚未从国外引进孔雀鱼前,似乎都是以消耗观赏型的量产孔雀鱼为主。这些渔场的孔雀鱼从需要目的与经济面来看,在饲养的过程几乎很少筛选公母。渔场冬天的水温降到20℃左右时,对孔雀鱼的成长也有很不好的影响。 在饲养日本国产孔雀鱼时,日本的繁殖者几乎1个月内就分公母,至2个半月到3个月后才开始交配,所以造成台湾渔场4个月的孔雀鱼个体,还比不上日本国产孔雀鱼2个月~2个半月的尺寸的原因之一。 笔者记得刚开始出口孔雀鱼到台湾时,实际上只有2个半月~3个月的个体,还被认为是5个月~6个月的鱼,因此常常接到抱怨,虽然成长快速的个体不见得就是优良个体,但是要提升台湾版「国产孔雀鱼」的形质时,最重要的第一步便是分公母,以控制「性荷尔蒙」。
三,系统维持的基本交配法:
1.同胎交配 一般而言,同胎交配到F2~F4时会有体型变小,表现形衰退的问题。
对策Ⅰ,选择交配用的种亲时,最好选尾筒(从腹鳍到尾鳍根部)较粗的个体。
对策Ⅱ,不取F3,将F2的个体与别的系统交配。
2.同品种不同系统交配法 也就是让同品种不同系统的个体交配,是同胎交配对策Ⅱ使用的方法。因为是同一品种交配,所以不管用何种组合交配,全部的F1都会有目标品种的表现,可以说是安全性最高的交配法。
[方法Ⅰ] 主系的公鱼或母鱼 × 其它系统的公鱼或母鱼 F1 F2 [方法Ⅱ] 主系的公鱼 × 其它系统的母鱼 F1公鱼 × 主系的母鱼 F1 [方法Ⅲ] 主系的公鱼 × 其它系统的母鱼 主系的公鱼 × F1母鱼 F1 3.不同种不同系统交配法 这个交配主要是使用多品种母鱼进行交配 A. 主系的公鱼 × 其它品种的母鱼 F1公鱼 F1母鱼(淘汰) B. F1公鱼 × 主系母鱼或与主系同品种的母鱼 B.产出的F1公鱼 B.产出的F1母鱼淘汰 C. B.产出的F1公鱼 × 主系母鱼或与主系同品种的母鱼 圣塔玛利亚蛇纹马赛克XYc(sm) C. 产出的F1公鱼 C.产出的F1母鱼淘汰 D. C. 产出的F1公鱼 × 主系母鱼或与主系同品种的母鱼 D. 产出的F1公鱼 D.产出的F1母鱼淘汰 E. D. 产出的F1公鱼 × 主系母鱼或与主系同品种的母鱼 F2 F3 F4 并不是每个品种都需交配到D.E.步骤系统才能安定下来,但是有些品种特别是像德系黄尾礼服,一定要交配到步骤E.才能确保公鱼尾鳍不会出现斑点的系统维持法。 即使C.D.出现黄白尾公鱼的个体,就进行同胎交配时,其子代必定会出现有杂斑的公鱼个体。此外,进行德系黄尾礼服的交配时,方框中须淘汰的母鱼一定要淘汰。这些应淘汰的母鱼可以说是造成公鱼尾鳍杂斑的根源,所以在分公母时就把母鱼淘汰也可节省鱼缸数。 4.反交 这种交配法同于同一系统时,可以说是接近同胎交配的交配法,生物学的书籍上,在做检定交配时一定会提到的「反交法」,在此解释较实际的使用方式。 [亲代] 公鱼 × 母鱼 [交配.1] [ F1 ] 第一胎公鱼 第一胎母鱼 第二胎公鱼 第二胎母鱼 第三胎公鱼 第三胎母鱼 第一胎公鱼 × 第一胎母鱼 [交配.2] [ F2 ] F2的公鱼 F2的母鱼 F2的公鱼 × 第三胎母鱼 [交配.3] 〔交配2〕如果是在鱼龄2个半月时进行,而〔交配3〕又是在F2的公鱼2个半月时交配的话,[交配3〕的第三胎母鱼年龄约已经4个半月以上,可以说是可以当成种母鱼龄最老的容许范围。所以[交配1]及[交配2]如果使用2个月大的公鱼时,[交配3]的第三胎母鱼的年龄就会更年轻。「有些人的反交是用F1♂只有2个月大,而母鱼采用鱼龄已5个月以上,也可以说是生过3胎以上的母鱼了,如果使用此母鱼再进行反交的话,子代就是第4胎,第5胎了,如此鱼龄的种母,将无法期待会生出优良的个体」。 _ 系统维持的交配法有以上数种,其最佳的方法是必须要依照孔雀鱼爱好家作鱼的目的与品种而异,日本「国产孔雀鱼」之所以高价贩售,除了贩卖美的价值个体之外,最大的价值是利用遗传理论,让下一代的表现与亲代相同或者甚至更好,为了达到此标准,就必须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改良交配,如此造成*本「国产孔雀鱼」高价贩售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要了解孔雀鱼是必须要重复交配数代后,才能知道孔雀鱼的奥妙处。孔雀鱼和一般工业制品不同,不见得饲养多代和累积多年经验后,就能把该系统维持在最好的状态。即使是有经验的累积,和能将孔雀鱼维持在一定的水准的爱好家,如果要继续维持高水平的状态,是件非常高难度的事。依笔者多年作孔雀鱼的心得认为,作孔雀鱼达到某一程度后,作孔雀鱼已经不在是经验的多,反而是受到努力和感性的影响较大。 这回谈的孔雀鱼系统维持交配法,如果孔雀鱼爱好家能依照系统维持的目的与品种,能活用以上解说的系统维持的方法,笔者认为将可以称作,最优秀的孔雀鱼繁殖者。
【孔雀鱼】【技术论坛】孔雀鱼的系统维持
-
相关文章
-
【孔雀鱼】孔雀鱼还不甩子
上周四买回来就已经这样了,到今天还没甩子,请问这是怎么回事?谢谢! -
【孔雀鱼】来几张非主流
当年备受争议的一个作品,初衷并不是推出来做观赏品种的,只是自己很喜欢这个表现就一直保留了下来。 -
【孔雀鱼】鉴赏:粉红白草尾
图一是重新做的半成品,因为工具鱼的变化,所以可能走向另一个方向。图二是十年前的作品。 -
【孔雀鱼】本想买几个小的吃油膜的。
到家一看太大了 -
【孔雀鱼】买多了,大了。
本想买几个小的吃油膜,到了才…还好,能舔缸😂
巴巴鲁
学习^_^
crazyguang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