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泡泡水族
  2. 短鲷
  3. 【短鲷】【技术论坛】短鲷一二

【短鲷】【技术论坛】短鲷一二

发表于: 2016-12-05 14:41:01
1382 0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南美短鲷 Dwarf Cichlids of SouthAmerican,早在19世纪就已经被欧洲人发现,并出口至欧洲做为观赏鱼种!一般来说,南美短鲷是泛指栖息于南美大陆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种小型的慈鲷科鱼类。大部分的南美短鲷其成熟个体的体长不超过10cm(4 inch),喜欢在弱酸、软水及低导电、低水流的环境中生活,拥有多样的外型及多变的体色和光泽。

一、关于学名
一般来说,国际间共同认可的短鲷学名,都是以「拉丁文」来作为命名依据。但是,因为新种短鲷持续的被发现,再加上品种确认的过程较为耗时,因此会使用一些英文或者是其它语文来做为暂时的「俗名」,等到品种确认完成,就会正式赋予一个正式的拉丁学名唷。
早期德国人跟其它欧洲人在中南美洲的亚马逊流域最为活跃!但近十年来,日本人在亚马逊流域的经营扩点,几乎已经取得跟欧洲人分庭抗礼的地位!尤其是近一两年所发现的新品种或是新流域品系短鲷〈例如:泰菲酋长 Apistogramma bitaeniata Tefe 是日本人〝炒做〞起来的;印加50 Ap.sp."Inka"也是由日本人率先发现的。〉几乎都是日本人的杰作唷!因此,欧美等地的短鲷进出口商,就开始有些困扰啦!就是对于新发现的新品种〈或是新流域品系〉的短鲷该如何命名?才能让买家一目了然?没有正式的学名前,就会有一些「俗名」(暂且这样翻译吧)产生!这些「俗名」将会流通在各大进出口商之间一阵子,等到学名确定公告后,这些「俗名」就会功成身退了。但是,像前一阵子的印加霸王及印加50,就是在国外的出口商间的「俗名」没有统一的情况下,造成台湾进口商、业者及玩家之间的困扰!因此为了避免此一情形的一再发生,大米希望台湾的水族业者在贩售野生南美短鲷时,能将进口报单上的英文俗名(或拉丁学名)名称一并标示出,要是短鲷玩家也能主动要求业者标示出英文(或拉丁文)名称,那将会促使台湾的短鲷水平向上提升,如此方能与世界接轨。

由于南美短鲷 Dwarf Cichlids 是属于『慈鲷科 Cichlids』中身材较小的鱼种。所以正式学名中,通常就只会显现其属名及种名。以下就是一些南美短鲷的属名类型:
1、Apistogramma (简称 A 属):大部分的南美短鲷都归属于这个属。
2、Biotoecus (简称 B 属):绿宝石短鲷 Biotoecus opercularis
3、Crenicara (简称 C 属):喷点棋盘 Crenicara punctulata
4、Discrossus (简称 D 属):棋盘、皇冠棋盘及雪花棋盘都是归在这一属的短鲷。
5、Nannacara (简称 N 属):金眼、胭脂、龙纹及金头短鲷都在这一属。
6、Laetacara (简称 L 属):玉麒麟、火麒麟、火凤凰及蓝凤凰都是属于这儿。
7、Papiliochromis (简称 P 属):玻利维亚凤凰、七彩凤凰及荷兰凤凰。
8、Taeniacara (简称 T 属):像蓝袖短鲷 Taeniacara candidi

接在属名后面的就是「种名」啰,像阿卡西 agassizii、酋长 bitaeniata...等等,都是短鲷的种名。由于近几年来,新品种的短鲷一直在不同的地区及流域被发现,再加上基因鉴定过程需要耗费漫长的时间,因此就有一些“暂时性”的学名(或俗名)会出现在一些文件上。例如...
1.Apistogramma sp."wilhelm" 威罕短鲷
2.Apistogramma cf.pulchra 仆卡短鲷
3.Apistogramma sp.aff.juruensis 裘诺短鲷("黑喉咙"、秘鲁)
在以上的学名(俗名)中,所出现的
SP.→是Species(种名)的缩写,属名(Genus)之后出现的SP,意思是代表此短鲷,尚未经基因鉴定完成来证实为此类此种的短鲷。
CF.→是Confer-inengl的缩写,意思是指→在同种短鲷中,较特殊的表现型,但缺乏足够证据(基因鉴定)来证明这只短鲷为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鱼种。
AFF.→是Affinis(亦相当于"Phenothpus")的缩写,与某种短鲷极类似,但仍未经基因鉴定确认,所以不确定是否为相同的一种短鲷。

二、关于流域型及集散点
 
早在19世纪时期,南美短鲷就被发现...在当时,其数量及种类都没像现在这么多。因此在短鲷的学名上,就会显的很「单纯」,顶多就在学名后面加上「颜色」的型式〈例如:Ap.bitaeniata Blue Form 酋长短鲷蓝色型,请参考Aqualog Southamerican Cichlids II〉。在当时,这就足够区分及辨认该种短鲷了。
但是,近十年来,新发现的新种短鲷愈来愈多,速度也越来越快!更令人困惑的是...亚马逊流域那么大,同种的短鲷会在不同的地区及河流出现,且表现度及特征特色皆有异于其它地区河流的同种短鲷!因此,以旧有的方式来做分别,已经不能清楚的标示出新发现的短鲷其特殊性以及其应有的观赏价值。所以,为了更清楚的标示短鲷的“出身”,近几年来的野生种短鲷都会在学名的后头加上河流名称(例如:Apistogramma bitaeniata Lago Tefe),甚至更细心的出口商还会再加上颜色及采集地点的名称(例如:Apistogramma agassizii Tefe Cacadola Blue Form)!如此一来,虽然名字稍为长了一些,但是却也让人清楚的知道这只短鲷的出生地及来源唷^^!

三、人工鱼与野生鱼
现今短鲷种鱼的来源方式,大致上可分为两大来源:
(一)人工改良品种:
这种来源早期以德国为主,周围其它欧系国家为辅,而东南亚也有一些台湾人过去投资的繁殖场亦是另一种人工鱼种的来源唷。德国人算是较早进入亚马逊流域的欧洲人,再加上德国本身的基因科学及技术一直是领先其它国家,因此德国人常会从亚马逊流域捕捉各种野生鱼种,带回德国去做进一步的“基因强化”的工作。严格说起来『人工改良鱼种』这样的字眼会让人产生误会,误以为德国佬会把各种短鲷拿来相互“乱配”!事实上,并不是一般人所想的那样,德国人是把同一种的短鲷,经由基因强化工程来『强化』这一种短鲷的特征及特性;而不是一般「不求甚解」的玩家所误认为的『改造』短鲷基因唷!毕竟...『基因强化』跟『基因改造』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唷^^

还没有回复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