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缸成长过程中,藻是最难控制的,这也是我们最不喜欢看到的生物。
草缸的成长过程就是不停的与各种藻类相遇,并一个一个与之战斗、相博,并战胜的过程。所以,了解各种藻类的形成的原因、生长的时间段、生长的特点以及战胜的对策成为我们每一个玩草缸的必修之课。下面是我收集的一些藻类信息,产生原因和相对应的处理方法。
首先是褐藻:
褐藻门是藻类植物中较高级的一个类群。褐藻植物体均为多细胞体。
简单的是由单列细胞组成的分枝丝状体;进化的种类,有类似根、茎、叶的分化,其内部构造有表皮、皮层和髓部组织的分化,甚至有类似筛管的构造。
细胞壁分两层,内层由纤维素组成,外层由褐藻胶组成。载色体1至多数,粒状或小盘状,含叶绿素a和c、胡萝卜素及数种叶黄素(主要是墨角藻黄素)。由于叶黄素的含量超过别的色素,故藻体呈黄褐色或深褐色。
褐藻的生长时间,位置,产生原因
生长时间:褐藻主要出现在开始建缸阶段。一般在新建缸的前三个月出现并且这个阶段经常会出现鱼虾无故死亡的现象,导致很多新手不知所措。
经常出现的位置:缸壁以及沉木、石头、生长慢的水草叶等的表面。
产生原因:个人感觉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水体的硝化系统没有建立完善,另外加上换水不够规律或不换水或少换水。
经过各位大神无数次开缸后的观察,一旦水体硝化系统建立完善后,这种藻类会逐渐消失的无影无踪。
褐藻的处理办法
加快硝化系统的建立,开缸阶段可以选购优质硝化细菌按照说明添加进入草缸,或者更省时的方法是向熟识的草友要一块使用很长时间的滤棉,拿回来后不要清洗,尽快放入自己的过滤系统中,当然定期的清理缸壁、定期换水也是必须的功课。
另外,有规律的换水(最好为暴过气的水),给水体中加入新水,会有效的稀释水体中的养份,一方面为水草提供好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保持水质的清新,加快硝化菌的建立与生长。
硝化菌的建立一般与底砂有关系。在不用粉状或液态硝化菌的情况下,有两种情况。泥:有调水作用,可降低PH值,但太低的PH值,不利于硝化菌的建立,硝化菌一般在45天左右基本建立。中性砂:不具备调水功能,经过正常有效的管理,硝化菌一般在30天左右基本建立。在此期间,尽量不要清洗过滤系统的滤材,即使清洗,也只洗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1、用牙刷或信用卡手动去除
2、放养小精灵、青苔鼠等鱼类;
3、放养螺类;
4、如果底砂是矽砂,可以将水质改为偏酸性,或者使用软水做水源;
5、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6、褐藻在开缸初期容易出现,勤换水,待硝化系统建立后,会慢慢消失。
图片
草缸各种常见藻类产生原因及处理办法「搬运贴」
-
相关文章
-
迪拜版紧凑型蝴蝶
我只能这么翻译了,拉丁名是R.MacrandraCompacta.迪拜版。视觉上感觉是豹纹蝴蝶和迷你绿蝴蝶的综合体。市场宣传是更紧凑、更小、适合造景。这种经典宣传字眼最好还是别太往心里去、就比如迷你罗贝利。价格不贵,无菌杯,迪拜版的稍微贵那么一丢丢,和普通版的有一点不一样(个人感觉、也可能是环境问题)不过我也怀疑其实都是一个东西、毕竟这种操作算正常、就比如那个所谓的新加坡紫虎耳、其实都是一个东西( -
大神看看解决方案
这两天突然发现虾缸隔离板上很多这样的藻类,没看出来是什么藻,请问大家怎么解决呢? -
悬空树
主养辣椒,悬空景,想的挺美好,出来后,不是太理想 -
随便聊聊缩顶的问题
今天看到有草友问缩顶是什么情况,他说他分不清楚是钾多还是钙多那就这个问题和图片,我简单讲讲我个人的想法,不对大家指正哈首先从图片看,水草缩顶,并伴随叶片扭曲,此情况一般是考虑缺钙或者钾过量(钾多量会抑制钙的吸收)然后再看老叶,有出现斑点甚至破洞,一般考虑缺钾,综上所述,初步判断既缺钾,也缺钙,不知道分析的对不对,如有不对,请大佬指正。 -
咋看不到有卖老虎椒无菌杯的
我记得前一阵子有人在论坛分享过,突然想起来搜了一下没找到。现在老虎椒的价格就是无菌杯打的吧?随便放个图
-
说草草草草就到的主题
晓晓008
感谢分享
艺源生态景观
感谢
招积
褐藻还算容易处理的
且听风语
这是打算每天一贴?
说草草草草就到
求教咋删帖?编辑一半不小心发出来了。。。。删了发完整版本出来
杰斯汀
感谢分享。
罪☆Angel
感谢分享
贝壳36369236
不错
Alpha1113
感谢,感谢
雨蒙蒙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