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金龙的鱼友都希望自己能有条金质好、爬背高、鳞片色彩饱满、随着龙鱼的游动,能够呈现出不同色彩的金龙鱼。金龙的价格悬殊很大,目前基本都是杂交改良的品种。能选到一尾心仪的金龙,看着他一天天按着自己的梦想在变化,我想是每个鱼友都希望得到的结果。
选鱼是第一关:
好像大家的观念都是要先找条低等级的鱼先练练手,我也同样经历了这个阶段。其实大可不必,龙鱼养好难,养挂更难(发生意外除外)这样的结果就是耽误时间和白白浪费几百到上千的金钱。等级低的鱼转手肯定要赔钱,我在选择这条鱼的时候,自己的预算就是万元左右。当时在品牌、三无之间徘徊了好久,查询了大量这几类鱼在不同鱼友手里饲养到大的结果,大量的搜贴证明了品牌和三无都有好鱼。决定不管是品牌还是三无是自己想要的就好。
在预算价格内看上的鱼都是三无,紫背我很喜欢,可是我准备购鱼那2-3个月基本没有,在搜贴的过程中,也发现紫背也不是像传说中的那样能快速过背,大部分还是中规中矩。最后决定下手收了这条小金头,当时想法很简单,满金是喜欢金龙人的梦想,可是价格远远超过自己的预算。买个中金头或小金头,金质和过背应该会把握更大些。
看下图两张照片的小龙,原因很简单我认为是炮弹头、红眼、珠磷满、紫底(这个底色我是怎么看明白的还真说不清楚,呵呵 多看照片就会有感觉),古典过背的特征多些---说实话,金龙真正吸引我的不是金头,而是希望6排能满,金质要强!
过水适应是第二关:
小龙到家后,过水时间也尽量延长点,这样让小龙开口也会顺利。我没有条件先用小缸饲养,直接进1500的大缸,缓解小龙压力就配了2条小银龙做伴。三天禁食我认为很重要,一来可以增加小龙的饥饿感,二来可以让小龙更快的适应新的水质,保证开口顺利。
哈尔滨的水质很好,TDS应该在50-100之间(其他鱼友测量过我牢记的),PH在7.2左右。养水阶段,PH控制在7左右。GH/KH我从未测量过(看水的PH一直很稳定所以KH从未测量过,哈尔滨自来水不硬从小就知道所以GH也从未测量过)。小龙到家后我一直坚持24小时开灯。上述几项做到后,第三天小龙开口顺利,一天一次按三分饱去喂。三天后开始逐渐提高喂食量,控制在6-7分饱。每周换水一次,换水时添加专用龙鱼维他命。直到今天,依然这么做,小龙到今天都是给啥吃啥,包括颗粒饲料。
耐得住寂寞是第三关:
现在古典过背很难找到,我当然认为自己不会那么幸运,既是是找到了,也不会是自己预算的价格。既然不是古典过背,那咱就自己别和自己较劲,全白环境适合改良过背的爬背,咱就要用。在陆续发的成长贴中,有一段时间看到的照片都是从上面拍摄的,那就是小龙到家之后的封缸期。一来预防小龙不适应环境紧张引起的掉眼,二来全白环境继续促进小龙的爬背、金头的发展。
我用的是6面封缸,心细的Q版在成长贴中发现过。底部用的白色瓷砖(开缸前玻璃胶密封,避免下部存BB,同时也可以当鱼缸的双底使用),背面用的是白色亚克力(3mm打眼用小号吸盘固定),两侧及正面在缸外使用的是白色KT版。这阶段,小龙爬金快速、金头变实扩大。我封缸的时间60天左右,开缸是因为白色亚克力背板后面长藻,家人清理鱼缸不方便。到现在一直也在后悔,多封一段时间好了。有条件的鱼友可以用一个800*450的小缸用白色亚克力在缸内部用胶密实的缸封几个月,相信会给你带来惊喜。耐得住寂寞,忍几个月时间。会让将来十几年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我认为值。坚持把简单的事长久坚持下去是最大的难关:
养水没那么难,首先要解决的是物理过滤。通过的标准就是不用冲浪泵,缸底不存BB。关键点就是干湿分离和把泵配适中,国产泵按8-10倍去选,流量需标是一定的。进口泵没用过,没发言权,要是我蒙着选就按6-8倍的流量去选。出水口的方式,从我第一个缸开始,就是按下图配置的。
生化过滤相对简单,滤材清洗干净按顺序摆放就好。论坛里有好贴说明,我就不多说了。我选用的滤材是50根细菌屋+10L生化球+10斤银离子环,在底滤增加氧头加氧,对生化系统的建立有好处。
作者:手比缸新 来源:观赏鱼之家
【龙鱼】【技术论坛】金龙选鱼和过水技巧
-
相关文章
-
【龙鱼】好久没发了
换鱼了银板混射水又新到一条红斑璀璨感觉还是银板适合我😂 -
-
-
【龙鱼】签到一下
喂喂鱼 -
【龙鱼】龙鱼尾巴有像痘痘一样的东西,求教怎么解决
龙鱼尾旗有痘痘一样的怎么解决。虎鱼一直挖煤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