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坚持提纯,F1已经有了小收获!水质和基因共同重要。
每个品种至少三个提纯缸是必要的,虽然漫长,坚持下来总会有惊喜的(*˘︶˘*).。.:*♡
对于银河,公虾看斑点,母虾看背线。个人观点而已!
多说一点吧,正好咖啡喝多了😔
-------------------------------------------------------------------
关于水质:泡泡论坛关于介绍水晶虾水质的文章太多了,基础的不说了。纯水开缸45天后全部换掉,加新的纯水,放练手虾(以60缸我会放30-40只)、下赫根、正常喂食、下硝化菌、关灯,15天后捞出练手虾。
~这时候测试no2,no3,一般no2趋于0,no3如果超出25,再换水一部分。再正常放虾。
~至于tds和gh没有严格的换算公式,tds是指水里所有矿物质的总含量,gh是指钙镁离子的含量,gh无非是tds的一个子集而已。因此,测试gh是准确的,gh4-6比较适合虾米的上色和正常脱壳。我一般会控制在4-5之间。tds会随着缸子里各种杂质积累(例如长时间喂食残留的积累),变得越来越不准确,建议缸子开的时间越长,越不要特别相依赖tds。
当然,测试用赫根勾兑好的困水缸用tds笔还是可以的,大概是1gh=17.5-23tds,可以自己实际测试下。
~另一个重点就是厌氧菌,毕竟厌氧菌可以分解no3,往往no3是虾米死亡的罪魁祸首,虾米no3中毒,会表现于不爱吃食更不爱动,部分品种的虾米颜色会随之变化,如果长期no3中毒,会造成虾米直接死亡。当然最可怕的是慢性中毒,及时在你发现异常后大量换水,往往也无济于事,虾的身体内肝脏已经不行了,死亡只是时间问题。带有根系的植物可以有效分解no3,但吸肥同样凶猛,正可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大大缩短了虾泥的有效使用时间。定期换水可以稀释no3,但同样造成了肥力流失,而且换水会将一部分菌排走,还需要定期补充菌才行。因此厌氧菌显得尤为作用明显。
说一下自然界中的氮循环:有机物(例如食物残渣和粪便)→氨→亚硝酸盐→硝酸盐→厌氧菌→氨气
的确,正因为水晶虾需要大量的氧气,才造成厌氧菌不易培养。因此,在鱼缸内培养厌氧菌显得尤为重要。个人觉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外置滤桶来培养厌氧菌。可以考虑用滤桶加N个前置的方法来培养厌氧菌。大概就是:4或者5个前置+滤桶,不要担心带动不起来,只要不进空气就好。第1个前置放棉,剩下3或4个前置及滤桶放滤材,前置用来消耗氧气,最后的滤桶用来培养厌氧菌。小弟不才,由于地方受限,还没正式实验,以后会考虑的,这次只是抛砖引玉罢了😁
-------------------------------------------------------------------
有点累了,写到这吧,等以后再发帖讨论下微生物的话题。一般也就是小虾成活率低了,都知道泥没有肥力了,也就是没有提供微生物的供体了,只能翻缸。翻缸是谁都不爱做的事情,摧残身心哈哈😄。如果延长翻缸时间是重点。也能大大让水晶虾这种美艳的小精灵让更多人接受。说是经验分享,更不如说是技术讨论,毕竟人多力量大嘛。
谢谢各位客官耐着性子品读到这😙,谢谢😜
《豆仙》水晶虾的小小世界之水质篇(一)
-
相关文章
-
好久不见
埋头苦干 -
大黄蜂苗子-2
继续上回的观察,现在的苗子应该有一个半月大,体长1.0-1.3之间。1.部分苗子随体型增大,开始发色2.发色并不统一,一部分发淡黄色,一部分浅橙色,可能与基因和缸体状态有关3.红蜂苗子长的略慢,而且纹路优势还没开始展现【图7】4.成体大黄蜂身上颜色基因较多,浅黄,橙,蓝,都有,所以部分成体会有黄蓝结合发淡绿色5.超级橙【图6】生出来的苗子【图3】,感觉也会继承橙色发色快和深一些。总体长势喜人,后面 -
金眼系列
发个圈证明我还在坚持😂😂😂 -
以此贴记录开始玩虾到一整年
记得刚开始接触米虾,以前玩水草缸的,总喜欢买不同颜色的米虾来装饰草缸,不过那时候新手小白,买一批死一批,从来没有体验过繁殖的乐趣,后面由于工作原因渐渐放弃了水族,实在是太忙,抽不开时间来玩,去年7月份在某个机缘巧合之下通过鑫哥的直播了解到了水晶虾,鑫哥也是我入门的一位老师级人物,指导了很多新手进阶,从繁殖起量到提纯,鑫哥每次直播都笑着讲给自己带出了一批同行。后面我工作有了空闲时间学着视屏内容开了两 -
这规模还行吧
看看虾缸
减肥路上的绊脚石
看来养虾学问很大
瑟瑟发抖
学习学习
从容自若
漂亮
思远
感谢🙏
思远
都是大神
花伦丶同学
学习了
中国梦想
这虾很漂亮
仔仔堃
这样和加大滤筒的区别在哪儿?
大庆玖龙
感谢🙏
仔仔堃
硝化细菌生存是需要氧气的,如果前置把氧气全部消耗了,那后面也就没有硝化细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