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很有名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在他的治绩方面,有其卓越的表现,不过,现在要谈的可不是他的治绩,而是在民间流传的小故事。
相传朱元璋少年时期境遇不佳,以致于时常到处流浪,有一次他在溪边捉了一条鱼充饥。
朱元璋只吃了半边的鱼就吃饱了,他觉得这条鱼实在美味可口,应该让它继续繁衍下去,以便后人也能够享受这种美味,于是就把这条鱼放回溪流中放生。
想不到这条鱼竟然因为这位未来的皇帝金囗御赐而活了起来,并且还绵延下来,就是现在的比目鱼,所以民间对这种鱼又叫「半边鱼」或是「皇帝鱼」,就是这个典故。
不过上述所说的,只不过是民间穿凿附会的传说罢了,在自然界之中是不可能发生这种情形的。
在研究比目鱼之前,我们先对脊索动物门做一番探讨,脊索动物门是动物界所有动物门中,演化过程最高阶的一个门。
而脊椎动物亚门更是脊索动物门中为优秀的生物,换句话说,脊椎动物是目前所有生力中,演化是趋于完美的一种生物。
因此在脊椎动物的外观上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那就是「左右对称性」。
在脊椎动物中,例如两栖类的青蛙、蝾螈,爬虫类的蛇、鳄鱼,鸟类的鹰、麻雀,哺乳类的狮子、老虎等,不论你从正面看、上面看,在外观上必定是以脊椎骨为中心而形成左右对称的外貌。
就绝大部份的鱼类而言,亦是如此,不过有一种鱼例外,那就是比目鱼,那是一种令人惊叹其奥妙不对称性的鱼类。
事实上比目鱼只是一种广泛的通称,意思是说它的二个眼睛生长在同一侧的鱼,在鱼分类学上比目鱼共分为四个科,分别是左鲆科(Cynoglossidae)、右鲆科(Soleieae)、左鲽科(Bothidae)及右鲽科(Pleuronectidae)。
在分布上,从淡水的河川到海洋,从浅海到数百米深度的海中,都有它们的踪迹,它们喜欢栖息在泥沙地中,身体平躺在沙泥地上或将泥沙覆盖于身上,仅露出二个眼睛,比目鱼身体的体色色素细胞会随着栖息的环境而改变。
和其他脊椎重物不相同的是,许多的鱼体身上都有色素细胞,尤其是珊瑚礁区的鱼类,色素细胞使得鱼体身体外观呈鲜艳美丽的色彩,不过大多数鱼类的鱼体身上,其色素细胞的色素是呈稳定的状态,而比目鱼身体内的色素细胞,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比目鱼视觉受到外在的刺激而扩散或收缩,形成很好的隐蔽色。
这种环境拟态除了有助于自身的保护之外,同时也有利于猎取食物,因此其他的小生物或小鱼在失去警觉的情况下游过它栖息地的附近,就会被它跃起而吞噬。
乍看之下比目鱼的外观似乎跟魟鱼很像,体呈纵扁状,其时不然,先说魟鱼吧,魟的口在腹部前端中间部份,然后是对称的鳃裂,眼睛在背部,背鳍在尾巴上,外观上一切都是左右对称的;
再看比目鱼,以左鲽鱼来说吧,它的囗在下方,鳃盖一个在腹面,一个在背面,胸鳍一个在背面,一在下方,背鳍在鱼体上缘,腹鳍在下缘,
因此就上述描述的外观性质而言,左鲽应该是类似蝶鱼一样属于身体侧扁的鱼类才对,只不过是左鲽的眼睛全都长到同一侧,而另一面却象是被刀削过一般,光滑平坦,看起来很奇妙不是吗?
从广泛的胚胎发育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生物在个体发育中所表现的不同阶段,常反映出它们在演化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祖先的某些特征,这种情况在演化学上叫「重演律」。
以两栖类的青蛙来做说明吧,在生物的演化过程上两栖类是由鱼类进化而衍生,因此我们看青蛙的整个生活史,首先由卵孵化成蝌蚪,蝌蚪外观上虽然不像鱼类,可是仍残留有鳃及尾鳍等鱼类的特征。
然后再几个星期内,蝌蚪会长出后腿及前脚,尾鳍同时逐渐退化而至消失,鳃也渐渐退化而肺逐渐形成,最后终于变成青蛙的阶段。
从青蛙的整个生活史,我们看见了由鱼类演化至两栖类的整个完整的过程,数百万年的演化缩短在短短的几个星期之中完成,因此青蛙可以说明重演律的最好例证。
我们反观比目鱼,它们在仔鱼阶段期间和正常的鱼一样眼睛是长在左右两侧,但随着阶段的成长,眼睛渐渐移到同―侧,而成为现在的模样。
由此可知比目鱼的祖先原来也和正常的鱼类一样,后来因为某些特殊的习性慢慢的改变外观而演化成现在的样子,生物的演化很奇妙吧!
转载自奇溢自然
【技术论坛】奇妙的比目鱼
-
相关文章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货绝对是缸霸,把人家小的挤到一角装死。一直以为它是黑玛丽的我,忽然被告知认错了🙈🙈🙈。大家来说说它是什么? -
斑马鱼驼背?
怎么背驼了,难道是老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