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对无菌杯水草,它是水上叶还是水下叶?之前种的无菌杯为什么都溶叶了?无菌杯靠不靠谱?
本贴不带有广告性质,纯技术交流答疑!
-
相关文章
-
迪拜版紧凑型蝴蝶
我只能这么翻译了,拉丁名是R.MacrandraCompacta.迪拜版。视觉上感觉是豹纹蝴蝶和迷你绿蝴蝶的综合体。市场宣传是更紧凑、更小、适合造景。这种经典宣传字眼最好还是别太往心里去、就比如迷你罗贝利。价格不贵,无菌杯,迪拜版的稍微贵那么一丢丢,和普通版的有一点不一样(个人感觉、也可能是环境问题)不过我也怀疑其实都是一个东西、毕竟这种操作算正常、就比如那个所谓的新加坡紫虎耳、其实都是一个东西( -
大神看看解决方案
这两天突然发现虾缸隔离板上很多这样的藻类,没看出来是什么藻,请问大家怎么解决呢? -
悬空树
主养辣椒,悬空景,想的挺美好,出来后,不是太理想 -
随便聊聊缩顶的问题
今天看到有草友问缩顶是什么情况,他说他分不清楚是钾多还是钙多那就这个问题和图片,我简单讲讲我个人的想法,不对大家指正哈首先从图片看,水草缩顶,并伴随叶片扭曲,此情况一般是考虑缺钙或者钾过量(钾多量会抑制钙的吸收)然后再看老叶,有出现斑点甚至破洞,一般考虑缺钾,综上所述,初步判断既缺钾,也缺钙,不知道分析的对不对,如有不对,请大佬指正。 -
咋看不到有卖老虎椒无菌杯的
我记得前一阵子有人在论坛分享过,突然想起来搜了一下没找到。现在老虎椒的价格就是无菌杯打的吧?随便放个图
-
焦顺然的主题
焦顺然
在国外,无菌杯已经很平常的当做一种选择,水族店内都有这样的灯架或展柜,里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无菌杯水草
焦顺然
人们总是用以往的经验知识去看待新事物,想将它概括进去。
无菌杯水草是一种新的形式,不是水上,也不是水下,它通过培养基配方调节,想让水草表现出水上叶形态或水下叶形态,都是轻而易举的。
不是什么花里胡哨或邪恶的化学物质,就是简单的渗透压调节,水生植物感受到干旱后,就会调控植株转向另一形态的发育,只需要在培养基里多加或少加点白砂糖。
在国外,无菌杯平常的就是一种选择
焦顺然
我们无菌操作转苗的过程,像不像种草的过程🙃
水草品种很多,我也就研发了150种左右的水草,相继在投入到市场上,它的植物种类跨度很大,从蕨类,苔藓,到天南星,泽泻,莎草,爵床科居多。
这也导致组培它们的技术困难加大,加上水生植物的组培通病——"内生菌"更是阻挠着实验的进行。
有很多草友以前种的无菌杯死了,就直接否定了无菌杯水草,这个吧,我只能说任何的技术都需要成长的时间
当然,当然,我做的无菌杯你们还买不到,刚上市,以前那黑锅我可不背
焦顺然
组培培养室和草场大棚对比
草缸被劝退的小白很多,刚开始看到水景好看好玩,打听了下相关的知识,就信心满满的去开第一口缸了。
随后的事情我想大家可能都有所经历,很多朋友都在这时候被劝退了。
水族市场上的水草质量良莠不齐,没经验乱买的话很容易养不活,尤其是多数小白还不愿意花钱买贵点的草。
我作为做无菌杯水草的厂家,少不了的会跟草场、水草电商打交道。参观交流后的感觉吧,就是,这也可以?这样也行?你懂🙃
焦顺然
记得自己刚刚接触水草造景时,被水草的名字搞的晕头转向,因为我是园艺专业出身,上学时没少背界门纲目科属种。
先不说市场上各种花里胡哨的水草名字,商家和厂商先把字音念对好吧,天胡荽(sui),大莎(suo)草🙃
另外就是乱起名字,红宫廷,迷你红宫廷,血红宫廷,紫红宫廷,新手买到的,可能都是一种,不是因为没有这个品种,而且很多水草从业者只是把水草看做一个商品,卖出去就好了,忽悠哄哄新手,哪那么多事。
从业者,尤其是源头厂商从业者文化水平,严重的影响着行业的正规化发展,同时,也会将许多慕名而来的新手劝退,大家可以买买淘宝上面价格便宜,销量高的某些水草店,重温一下刚入坑时上的课。
焦顺然
我四年前在初步尝试水草组培和调研水草市场时,为了了解水草各个品种的资料而做的文件。
因为国内名字叫的太乱,我就尽量先找到它的唯一学名,再去翻🙃墙到外网扒它的资料。
为了确保自己所做品种的正确性,我做的无菌杯水草其中80%都是从泰国和新加坡那边引种过来,包括牛毛毡都是泰国那边朋友寄的。
剩下的20%的水草品种,是后来不断和水族圈子里的一些大神交流,从他们那买或者要到的☺️
最后,对组培技术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到淘宝上搜“组培书”三个字,就可以找到我写的组培专著,整本书跟菜谱一样,全是图有1000多张。
焦顺然
如果你在你的城市,见到水族店有这样的柜子,和封口易撕膜的无菌杯,品相还不错的话,那估计就是我们的产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