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从十八年前说起,那时我上高中,某个暑假,有过一次愉快的野采。当时正是暴雨季节,一场大雨村里的小河涨水进入汛期,水位上涨引得下游湖泊里的鱼类纷纷逆流而上,大量马口鱼,长鳍鱲,餐条鱼,红鳍鮊,鲫鱼,鲤鱼,草鱼,鳙鱼等顺着水流,成群结队来到上游河道。等大水褪去,这个时候也是我们这些小伙伴最快乐的日子,大家都带上各种工具下河捞鱼。那次我们发现了一大群餐条鱼,数量非常庞大,让人震惊,黑压压一大片。这里和河水整体都很浅,最深不过三四十公分,两个深区之间往往会有一段浅滩,这种浅滩只有两三公分深的水流,当它们逆流游到浅滩的时候,背会露在外面就像处于搁浅状态一样,比较好抓,那天我们抓到很多餐条,大概有两盆。(不放水,或者很少水的情况下,两脸盆鱼)好了,废话不多说了,回到家之后,把所有的鱼倒进更大的容器里。准备把死的清理一下油炸,活的挑几条养着玩,这时候就发现有一个背部银光闪闪的餐条鱼特别亮眼,可惜只剩半条命。当时就觉得这个鱼非常有特色,如果能养活的话,当个观赏鱼养也不错,不出所料当天下午就挂了。从此再无银鳞餐条。
后来几乎每逢暑假回到家,我都在褪水之后去捞鱼,也捞过不少餐条,但是再没遇到过背部闪着银光的。银鳞餐条逐渐在我脑海里淡忘了。
今年,又是在暑假,有一次和朋友去钓鱼,正巧还是在这条河的下游。我们用蚯蚓狂拉餐条。手感来了拉了大概有五六斤。临走的时候提起鱼护,瞄了一眼。天呢!银鳞餐条……
当时,好像之前的记忆被勾起,似曾相识!当时来的匆忙,没带充氧机,也没带装鱼的东西,只带了鱼护,这样到家岂不是百分百死。临时找了一个装水的塑料袋。到家过水下池子养。刚从鱼堆里挑出来当时是4排亮鳞,一路颠簸到家背部闪亮的鳞片也掉了不少,到家拍照感觉就剩两排亮鳞了,由于鳞片掉了不少,再加上钓到的时候没注意,可能嘴伤得比较重,结果最终还是没养活。但是,这次有幸留下了张照片,我决定想办法按照片上的特征再去比对,再去找。就算找不到这种表现,能找到比这个亮鳞少些的也可以作为亲本,一代代选育也可以做出很优秀的后代来。试想一下,后代会趋向满背闪鳞,类似于观背青鳉鱼的星光,高表现的星光都是满背星光,这个完全可以通过选育就能做出来。
有的朋友跟我说,你那么执念干啥,喜欢银鳞,直接买几条银鳞锦鲤养不就得了吗?我想说的是,那能一样吗?你能体会一个原生鱼爱好者对原生变异鱼的这种情怀吗?
就这样,两次偶遇都以擦肩而过为结尾。面对这条河,心知道里边就有银鳞餐条,而且学过生物都知道还不止一条,这种银鳞表现会以家族形式血脉传承。而且别的河里就不会存在,只有这个已知的采点是最有可能找到它的。如何能够收集到我想找的这种鱼?而且还能不伤到它,保全成活。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吗?
(未完待续…)
期待已久的变异餐条鱼(偶遇银鳞)
-
相关文章
-
-
-
三峡吻虾虎~
平时活黑客虾+红虫喂食!祝各位有情人终成眷属~ -
探秘水下生境:五大连池温泊生境群
闻名遐迩的世界地质公园五大连池,自我初次拍摄水下之景时,便已安然躺于我的收藏夹中。此地风景如画,湖水澄澈如镜。当阳光洒下,湖面波光粼粼,水底仿佛铺上了一层璀璨的碎金。水下的能见度总体颇高,然而,较之于清泉湖和济南泉群,还是稍有逊色。那清透的水中,是满眼的翠绿,在一些存在细沙的地方,还生长着长叶水毛茛Ranunculuskauffmannii与莲子草Alternantherasessilis等东北地 -
探秘水下生境:辽宁本溪·老边沟拥硌河
这里是本溪的母亲河——太子河的源区重要组成部分。老边沟的主河道为拥硌河,“拥硌”之名源于其河道中遍布的巨石。拥硌河发源于海拔1254米的菲菜顶,属长白山支脉千山余脉,为丘陵山区。第四纪大冰期过后,冰川的痕迹深深印刻在了这片土地,留下了冰蚀陡崖、堆积台地、山前坡洪积倾斜平原、条痕石、冰川漂砾等冰川作用景观,而“拥硌”之名所代表的巨石,便是其中的冰川漂砾。冰川作用加之后来各种作用共同塑造了这处美景,形
熊肆郎
挺不错的
5007
下地笼子抓
罪☆Angel
挺漂亮!
杰斯汀
看不清楚啊